當代高品質水泥的特征和生產途徑
2019-11-13 來自: 蘭州冀玉水泥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48
隨著我國蘭州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水泥強度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有人認為我國應生產高強度等級水泥,將32.5水泥、特別是復合32.5水泥歸為低檔次水泥,甚至有人將我國建筑物“短命”的原因歸咎于32.5水泥。
1 高品質水泥的特征
1.1 高品質水泥的先決條件
所謂高品質水泥,是與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和混凝土的使用條件密切相關的。
一方面,水泥的高品質是隨著混凝土技術的發展而變化的。在沒有大量使用減水劑之前,由于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水泥的強度,因此,高強成為了那個時代水泥高品質的代名詞。但隨著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大量外加劑的使用,使現代混凝土能夠在較低的水膠比下生產,混凝土強度不再依賴水泥強度,因此以強度論英雄的年代已經過去,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高強反而成了水泥的缺點。 另一方面,水泥的高品質,應是對于某一使用條件和要求而言,而不是泛指。離開了使用條件和要求,無所謂高品質,甚至南轅北轍:如用P·Ⅰ水泥進行海洋工程或大體積混凝土建設、將P·S水泥用于凍融環境的混凝土建設等。
1.2 現代高品質水泥的特征
適應現代混凝土技術特點的水泥就是高品質水泥。
而現代混凝土技術的特點除了集中生產外,主要是較低的水膠比制備及較大的坍落度需求。較低的水膠比決定了現代混凝土的強度不再依賴水泥的強度,因此水泥不必追求高強,老規范中“水泥強度應是混凝土強度的1.5~2倍”的規定已成歷史,現今的32.5級水泥能配制C60混凝土已是事實。同時,較低的水膠比能夠使摻合料的作用得以發揮,使其成為膠凝材料的一部分。
但要實現混凝土較低水膠比制備和較大坍落度需求則造成混凝土較大的水泥用量。較大的水泥用量,勢必造成混凝土的內部較高溫升,導致混凝土的溫差開裂。有資料顯示,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一般在0.01mm/(m·℃)。目前,在我國混凝土開裂成為一項質量通病,甚至影響工程的驗收。這些裂縫影響結構物的使用功能和結構的整體性及剛度,而且還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結構物的承載能力。為了降低高強度水泥及其較大用量造成的混凝土內部較高溫升, 也由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礦物摻合料在現代混凝土中大量使用, 而且有加大摻量的趨勢。